2025年医学计量学术交流会于10月18日至19日在浙江省海宁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医学计量分会主办,中国计量大学提供全程支持,汇聚了全国160余名市场监管领域骨干、医疗机构质控专家、高校科研学者及医疗器械企业代表,以“精准计量护航医疗安全”为主题,共话医学计量发展新路径。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医学计量分会秘书长李咏雪主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学术会员部部长张露、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乐、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副主任晁勇、解放军药品仪器监督检验总站副主任李晓亮、医学计量分会副主任委员姚绍卫等多位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张露部长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医学计量分会的工作,称赞其通过学术年会、计量培训、科普宣传、著作编写等扎实举措,成为“服务行业、服务民生”的典范。同时指出,医学计量是守护医疗安全的基石,更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强国战略医疗装备精准化目标的关键支撑,希望分会今后的工作应以《纲要》和质量强国战略为导向,以更扎实的计量支撑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与质量强国战略落地见效。
 
中国计量大学王乐副校长首先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并向到场的领导、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致以热烈欢迎。她强调,当前精准医疗与智慧医疗加速发展,医学计量在多领域迎来更高要求:从高端影像设备的性能校准、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到公共卫生应急监测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每一项工作都迫切需要更严谨、更科学的计量技术作为坚实支撑。
 
李晓亮副主任结合军地医学计量发展,提出了对分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构想。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对医学计量提出了从“幕后”走向“台前”、从“支撑”迈向“引领”的更高要求,将推动分会从“学术交流平台”向“融合创新引擎”的升级,逐步从“学术组织”发展为“战略力量”,成为国家医学计量发展的建言者、行业资源的整合者和关键技术的推动者。
 
分会姚绍卫副主任委员代表医学计量分会做大会致辞,介绍了自去年长春年会以来,分会锚定“服务行业、赋能发展”目标,多维发力、深耕细作的相关工作情况。
 
学术交流报告会由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副院长孔明教授、医学计量分会副主任委员包家立教授、通用技术集团医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战略运营部部长吴昊等专家主持。
 


解放军总医院晁勇教授级高工做了题为“医院高风险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的大会报告。
 
浙江大学包家立教授做了题为“不可逆电穿孔治疗中电脉冲标准化及测量方法”的大会报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军良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放射治疗中绝对剂量的测量技术现状与展望”的大会报告。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医学计量中心郑春雄副主任做了题为“柔性穿戴式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评价研究”的大会报告。
 
空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汤池教授做了题为“医学计量本科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大会报告。
 
中国计量大学测试与仪器学院王胜南研究员做了题为“数字孪生4D-EIT呼吸监测技术及数字计量”的大会报告。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科影像与人工智能中心杨卫华主任做了题为“中国眼科AI研究、医疗器械研发和计量评价”的大会报告。
 
 
南京明德软件有限公司郝思捷经理做了题为“医院计量数字化转型探索”的大会报告。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程环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携氧/释氧分析仪校准用牛血红蛋白标准物质的研制”的大会报告。
 
学术交流会后,召开了医学计量分会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医学计量研究所崔涛所长主持。会上副主任委员包家立教授宣读了第八届理事会增补委员的相关情况通报,李咏雪秘书长介绍了2024年长春年会工作会各项设想落实情况,各位委员就分会建设设想和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积极发言和讨论。
 

学术交流期间,部分会议代表赴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博物馆开展实地参访。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代表们系统溯源计量领域的历史沿革脉络与文化传承内核,馆内陈列的古代度量衡珍器、详实图文史料及前沿现代计量技术成果,直观呈现了计量科学的发展全貌,令众人驻足赞叹。此次参访不仅深化了代表们对计量学科发展历程的认知,更以“沉浸式”体验为学术交流会注入了兼具专业深度与文化厚度的独特氛围。
 
 
大会期间,医学计量分会秘书处聚焦企业产品市场定位需求与学会会员研究课题痛点,依托参会专家的专业技术特长及行业引领资源,还组织了三场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医用气体工程原位校准工装技术改进”“医用氧气流量计精准计量与创新应用”“手术急救类设备量值传递标准应用实践”三个方向展开,旨在通过靶向研讨破解行业技术难题,助力企业产品优化与会员课题深化。
 
 
同期,年会还举办了医学计量培训班,参训人员29人。各位主讲专家均为相关规程的起草人,各位负责实操的老师也是行业知名专家,对高频电刀、血液辐照仪、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计量校准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宣贯、深入的实操演练与严格的专业理论考核,有效提升了相关计量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操作规范性。
 
 

友情链接
© 2015-2023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版权所有 ICP证:京ICP备14006989号-1